据报告显示,长时间工作(即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5小时)在2016年导致了74.5万人因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离世,相较于2000年,这一数字增长了29%。其中,死于中风的人数为39.8万,死于心脏病的人数为34.7万。
从2000年到2016年这期间,因长时间工作引发的心脏病死亡人数上升了42%,中风死亡人数增加了19%。长时间工作的危害,大家都有所了解。但实际上,真正对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是工厂里的倒班工作制,尤其是12小时制的倒班,也就是熬夜工作。
许多工厂由于生产需求、工作性质以及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其设备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无法随意停止。对于这类工厂而言,设置夜班生产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应该采用12小时工作制,其实还有8小时、6小时工作制可供选择,或者增加班组配置,例如外资企业常见的四班三倒制度等。
也许有人会质疑,上夜班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白天休息好就行。如果白天不休息,那夜班肯定会难熬。但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白天工作12小时和夜间工作12小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都清楚,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形成了人体的生物钟。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律,很容易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皮肤问题、失眠等状况。甚至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相同的休息时间下,夜间的睡眠质量绝对要比白天高。
当然,不可否认存在一部分喜欢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的工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而且这类工人要么是晚上工作时允许睡觉,要么是劳动强度较低。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工人是不愿意熬夜上班的,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工人。
晚上长时间工作后,白天根本无法得到真正良好的休息。再者,长时间的夜间作业也难以保证饮食的规律性。
虽说白天休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年轻人身强体壮,熬夜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觉得吃力,身体机能也能够承受住熬夜带来的损耗。这也是为什么工厂大多喜欢招聘年轻人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知道,有些工厂在招聘时会设置35岁的年龄限制,其实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只不过如今年轻人不太愿意进入工厂工作,所以招聘年龄有所放宽。工厂招聘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轻力壮,还因为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精力充沛,更容易进入“兴奋”状态。
很多70后和80后都是从年轻时就进入工厂工作的。回首往事,想想当初刚进工厂时的情景,是不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兴奋感呢?所以说,刚进入工厂的时候,人们往往是处于兴奋状态的。
一般来说,进入工厂工作会经历四个阶段:兴奋期、疲劳期、麻木期和习以为常期。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阶段的表现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那么,什么是兴奋呢?
从字面意思来讲,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在感受外界刺激后,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甚至动物的狂叫等都属于兴奋的表现。
第一次进入工厂时,人们会对陌生的环境以及未知的工作内容充满求知欲和兴奋感。工厂也正需要年轻人这种兴奋和激情。
当你选择一个行业,进入一家新企业时,内心往往充满了好奇,对陌生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有着强烈的新鲜感。
在这个阶段,人们看待事物和对待工作都会主动热情,并且非常愿意付出。陌生的环境以及对工作的美好幻想会让你一直保持较高的兴奋度,即使工厂提出一些过度或不合理的要求,你也可能不会太在意。
然而,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工作岗位的逐渐熟悉,兴奋感会慢慢消失。如果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刺激,就很难再维持原有的工作热情。特别是一些工厂的管理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倒退的情况,比如福利待遇一直没有改变,或者原本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工厂,由于各种原因改成了12小时工作制,甚至是12小时倒班制,或者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
就像开头提到的,工厂大多采用12小时工作制,甚至是12小时倒班制。工人们在工作一年或几年后,由于工厂的管理、福利待遇以及12小时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会从兴奋期逐渐进入疲惫期。这个转变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些工人可能还会频繁跳槽。
可惜的是,除非你彻底离开工厂这个行业,否则无论怎么跳槽,最终都会发现,大部分工厂都是实行12小时工作制,就如同孙悟空难以跳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一样。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12小时工作制在工厂中十分普遍。一部分工人选择离开工厂,还有一部分工人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现状,但更多的工人只能无奈地选择“认命”。
当工人选择“认命”之后,最初的兴奋感会完全消失。再经过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疲惫的基础上会衍生出麻木的状态。工人一旦出现麻木的情况,无论是对工人自身还是对工厂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长期上夜班的工人,通常眼神黯淡无光,肤色暗黄。更严重的是,过长的夜班时间容易损耗人的精气神,导致他们精神萎靡,不爱思考。他们可能会忽略朋友、家人,忘记父母和妻儿需要陪伴。
这些工人每天只知道机械地重复工作,就像一台冰冷的机器,甚至连机器的效率都不如,更谈不上创新和钻研了。这种情况不仅表明工人自身受到了伤害,还会连累到他们的亲人。此外,这对制造业也造成了伤害。如果工人对制造业缺乏激情和兴奋感,就无法真正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没有精品,制造业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996、12小时倒班工作制。
工作固然辛苦,但我们不能因此变得麻木。亲情需要用心维系,家人需要我们陪伴,哪怕只是抽空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相信十二小时工作制终有被改变的一天,到那时,8小时或6小时工作制或许会像在德国那样,在制造业领域广泛推行。
对于以上观点,你是否赞同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