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不丹被一些人捧为“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少文艺青年一时冲动便远赴不丹体验幸福。然而,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在中国才是最幸福的。不丹这个神秘的国度,究竟有着怎样的面貌,又为何会在幸福与发展之间有着独特的表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不丹的故事。
去过不丹的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穷。
那么,不丹到底有多穷呢?
在60年代初,不丹人还活在中世纪,像医院、学校、火车这样的现代化设施,不丹一样都没有,全国GDP大概也就一亿多(美元);即使到了2007年,不丹的GDP也才不到9亿美元,其中一部分还是印度援助的。
在2018年以前,不丹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穷国家,经济体量还不及我国一个贫困县,支柱产业只有森林、矿产和水电。不丹的老百姓除了每天诵经礼佛,基本没什么正事可干。
2008年,不丹的国王再也忍不了现状了,愤怒宣称今后不再关注什么经济指标,要用幸福指数来判断国家有没有进步。
不丹定义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无关,评判标准全部来自诵经的频率、内心的纯净和对佛祖的虔诚,凡是无法量化的指标都被不丹引入到评判体系,说白了就是发展经济没希望,于是不丹选择了躺平,只要老百姓无欲无求,每天都充满幸福感就行。
众所周知,不丹是佛教国家,超过70%的老百姓信佛,佛教是强项,于是老百姓对着佛祖天天磕头,终于成为了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只不过,在联合国发布的幸福指数中,不丹只排在136名左右。
最近这十年,不丹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终于跳出了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圈子,成为中低收入国家。2020年,不丹的GDP约为24亿美元,人均GDP3300多(元),虽然不太富裕,但比起旁边的印度,那是幸福多了。
不丹之所以经济数据表现好,第一大原因就是基础实在太差,GDP多出1亿美元,那都是两位数级别的高速增长;第二个原因就是不丹的人口少,全国上下加起来还不到80万,随便接受点援助,经济体量就会厚上一大截。在过去的这十几年,不丹接受的援助大概占到了经济的1/3,其中印度占大头,是不丹最大的援助国。
作为印度的邻居,不丹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咖喱味的关爱。比如,不丹最大的援助国是印度,最大的债权人和贸易伙伴也是印度,不丹对外贸易的80%都来自印度,不丹的基础设施也是印度援建的,不丹的粮食、石油和天然气也依赖印度供给。除此之外,印度在不丹还有驻军,并且承担了所有军费。
作为交换,印度长期指导不丹的外交工作,严格控制了不丹的交友范围,像五大常这类“洋气”大国,印度绝不允许不丹和他们靠近半步,所以不丹的邦交国不少,但唯独没有五大常中的一个。
可以说,不丹在获得印度经济援助的同时,几乎把自己的外交、军事全部外包给了印度,国家基本没啥尊严可言。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不丹甘愿成为你侬人云亦云的封闭小国呢?
这事啊就属于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历史上不丹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属,17世纪初,也就是明末那会儿,西藏的一位佛教领袖阿旺·纳姆加尔征服了不丹这个地方,改称不丹王国,直到清朝中期,不丹仍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
到了18世纪初,英国仅用8万人就统治了印度几亿的人口,大英帝国40%的GDP就来自印度,同时印度也是英国的重要兵源地。
在英国人眼里,印度人天性纯善,人憨无害,比枪口还好使,简直就是吃草挤奶的大黄牛。
为了保护好这头大黄牛,英国人开始疯狂地在印度北边搞缓冲带建设,很快,英国就控制了尼泊尔和锡金,随后就把目光看向了不丹。
1864年,英国的远征军入侵不丹,结果遭到了不丹人的顽强抵抗。不丹虽然人口不多,武器装备也非常差,但该国人民还是认真地和英国远征军战斗了5个月,最后战败,并割让了7%的土地,但没有赔款。这个结局比起印度那是好太多了。
1910年,不丹和英国签订了《普那卡条约》,条约规定,不丹作为英国的“保护国”,其外交工作需要接受英国政府的“指导”,但不干涉不丹内政。作为交换条件,英国承诺给不丹“补贴”,每年支付5万卢比,后来又涨到了10万。
客观地讲,以不丹的体量,打败英国是几乎不可能的,但就国家地位而言,不丹显然要比印度地位高多了,不丹是英国的“保护国”而印度只是个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大英虚了,没能力继续把印度留在帝国内部,索性就让印度独立了。
1947年印度建国,初代目就是尼赫鲁。
咱们有一说一,尼赫鲁这个人非常有能力,手段也非常强硬,他一上台就干了很多让咱们不爽的事。尼赫鲁先是让军队收缴土邦,强行把散装印度拼成了一个国家;随后,他又在西藏边上搞小动作,先后控制了尼泊尔、锡金和不丹。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印度这个国家啊,明明属于没有帝国主义命,却得了帝国主义的病。他们不觉得被殖民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自己应该继承英国人的遗产,印度就应该是亚洲版的日不落帝国,整个南亚都应该是印度的。
后来,印度又学着英国在边境搞缓冲带,结果没多久就被打了。
咱们还是说回不丹。
不丹虽然只是个弹丸小国,但在地理位置上对印度却非常重要。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面积约为3839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0多万,是个标准的内陆小国。它的境内95%是山地,北部是6000到7000米海拔的喜马拉雅山山脉,交通极为困难,而南部则地势平坦,交通相对来说好一些。
不丹的邻国就只有两个,南边的印度和北边的中国,两个国家都是大国,被夹的滋味并不好受。
印度重视不丹,除了自身侵略成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位置。
印度的地理位置几乎完美,但有个硬伤,那就是一条宽约20公里的狭长走廊,西里古里走廊。这条走廊将印度分成了两大块,如果西里古里走廊被占,那印度首尾不能相顾,基本上就东西分裂了。
而不丹就在西里古里走廊的上方,相当于一块板砖压在了印度的血管上。
不仅如此,不丹的西边就是咱们的阿里地区,当年英国人就是从这儿入侵的西藏,所以阿里对咱们非常重要;而在印度看来,一旦中国从阿里出兵,一个小时就切断西里古里走廊,这是印度伤不起的。
所以印度非常担心不丹会倒向中国,如果不丹和中国联手,那印军在东段的压力会非常大。
1947年,也就是印度建国的第一年,尼赫鲁就派人跑到不丹,要求不丹继续做自己的“保护国”。而不丹国家小,人口少,地理上又被印度三面包围,攻防能力可以忽略不计,面对印度这个庞然大物,不丹也只能选择顺从。
1949年,趁着中国无暇顾及,印度与不丹签署了《印不永久和平条约》,其内容几乎照搬了《普那卡条约》,条约规定,不丹在对外事务方面要接受印度政府的指导。而作为交换条件,印度也承诺支付给不丹“补贴”,每年费用还涨到了50万卢比。
随后,印度便开始了对不丹的长期封闭式管理,印度不仅承包了不丹的外交,还在不丹长期驻军,为了更好地控制不丹,印度还在不丹搞渗透,通过不断移民,终于让不丹30%的人口信了印度教,算是给不丹掺了一大沙子。
印度的这种妈妈级保护,时间长了,自然会让对方产生不满。
1960年,不丹国王旺楚克就公开表示,不丹是个独立国家,有权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避免了被印度吞并的可能;1979年,不丹要求修改《永久和平条约》,并陆续和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08年的时候,不丹的执政党曾公开表示,只有和中国搞好关系,不丹的经济才有未来,这个表态让印度非常不爽,随后印度人就停止了对不丹的燃油补贴,不丹的燃气费飙升了数倍,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民间怨声载道,很快,不丹老百姓就用选票把执政党拉了下来,随后又选上一个亲印的政党,这事才算过去。
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印度对不丹控制表现在方方面面,几乎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前面也说了,印度是不丹最大的援助国、债权国和贸易伙伴,不丹80%的对外贸易全部来自印度,一旦印度停止对不丹的贸易或者援助,那不丹的经济立马就会崩溃。
另外,不丹的北边全是高山,南边又被印度三面包围,所有的对外贸易,都要通过印度的加尔各答中转,天然气和石油也全部需要印度输送,国家命脉被印度拿捏得死死的,基本没有和印度切割的可能。
不过,不丹这些年把印度看得明明白白,印度表面纯善,但骨子里却是穷兵黩武,侵略成性。另外,印度还盲目自信,极易冲动犯罪,一旦遇到机会,印度会毫不留情地吞并不丹,这是不丹非常担心的。
所以最近这几年,不丹也开始在中印两边找平衡,前不久还和中国签署了新的谅解备忘录,算是迈出了中不关系的关键一步。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