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毕业后,楼主便踏上了前往沙特的征程。初到沙特,那神秘的异域风情令人心醉神迷,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曾经的新奇逐渐演变成了习以为常。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都是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文化传承才形成的。虽说不敢称自己对沙特了如指掌,但楼主还是想把自己在沙特的所见所闻、沿途风景与大家分享一番。就先从沙特当地有名的特产——椰枣说起吧。椰枣是棕榈科植物椰枣种的果实,那味道甜得发腻。以前椰枣价格还算亲民,可如今却贵了不少。
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它就是沙漠玫瑰石。在天然石头里,像这样造型如花朵般的矿物可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楼主在施工现场开挖沙子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好多这样精美的“工艺品”。只可惜它们太重了,根本没办法带回去。这些沙漠玫瑰石有着各种各样漂亮的造型,而这一块因为颜值稍逊一筹就被“抛弃”了。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要看颜值的,可不单单是人如此。
想必在沙特待过,尤其是在沙漠施工现场工作过的人,都有过遭遇沙尘暴的经历。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沙尘暴来临之前的景象。那场景看起来既漂亮又震撼,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一切是如此悲催。
沙尘暴一旦袭来,刹那间,周围整个世界都被沙子所笼罩。细小的沙粒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睡了一晚起来,你会发现房间的桌子上、衣服上、床单上全都是细小的沙尘,仿佛瞬间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前一天还是黄沙漫天、昏暗无光的世界,可后一天却变成了晴空万里。感觉周围的环境就像是随着自己内心的期待而变化一样。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楼主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了营地。
有一天,楼主有事去市里。从项目现场到市里坐车需要2个半小时,路程大概有350公里,来回路上光是车程就花了5个小时。办完事之后,楼主出去吃了一顿。其实沙特的食物基本就那些,出去要么就是肯德基、汉堡之类的快餐,要么就是当地的烤饼和烤肉。去的次数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新鲜感了。
既然说到这了,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营地的布局吧。虽说营地处于沙漠环境,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还是具备的。这里有健身馆、台球室、理发店、KTV、篮球场、洗衣房等等。一方面,这是阿美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项目周期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都很正常,而且还是在大沙漠里。要是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员工待久了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工作的创造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很难留住人了。
有一天,办公室外面来了一群小伙伴。看着它们似乎有些熟悉,但又感觉很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国内也有骆驼,不过沙特的骆驼是单峰骆驼。楼主猜测,这肯定是为了适应中东特殊的气候和环境而进化成这样的。
沙特的豪车数量算不上特别多,但随处都能看到古董车、拉风车、大排量车等。而且这些车的价格都不是很贵。虽然油价从原来的5毛一升涨到了现在的2块多一升,但对于沙特这样一个出行必须依靠汽车的国家来说,一家拥有一辆车是最低标准,这也真正诠释了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含义。
夕阳西下,楼主不禁想起了“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诗。伴随着美丽的晚霞,楼主踏着坚硬的沥青路,此时离家已经一万多公里了。突然之间,楼主感觉人生的美妙也不过如此。从毕业到现在,楼主已经扎根施工现场4年多了。如果没有家人和妻子的支持,楼主走在路上也不会如此踏实。借着下班时办公室外面拍的照片,楼主也期望自己生活的后半程能像这美景一样美好。
照片里的这片海是波斯湾海,这座桥是从巴林到沙特的跨国大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照片呢?原来是因为要去换签。哈哈,还挺押韵的。因为要换签证,楼主就近选择了离沙特很近的国家——巴林。出了这座桥的尽头就是巴林国,入境、缴费、出境,换签就完成了。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从一个国家的边境转一圈回来,是不是感觉很奇特呢?巴林国家的货币1巴林里亚尔大约等于18元人民币,物价还是挺高的。
楼主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貌。在去其他项目出差的路上,楼主觉得这里的风景很漂亮,就随手拍了一张照片。这个地方在利雅得西边。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楼主终于到达了公司的另一个项目。正好赶上了晚饭时间,吃着香喷喷的晚饭,和同事们聊着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不过重点忘了说了,这么美味的饭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