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类小说的广阔天地中,《明朝那些事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传记类小说,它以别样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明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在读者眼前。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凭借自身独特的观点和幽默的语言,把明朝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十六位皇帝的故事,用跃然纸上且生动明晰的文字进行了精彩描述。一时间,它成为了热门畅销的历史书籍,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
很多读者喜爱《明朝那些事儿》,原因在于它既做到了普及历史知识,又能让大家接受并喜欢其写作的语言风格,确实相当不错。
然而,当我看完《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节,也就是讲述顾炎武的个人故事之后,心中一直怀揣着一种期待。我期待当年明月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能够把明朝灭亡的1644年至南明灭亡、夔东十三家灭亡的1664年,近二十年的南明历史续写完成,那将会更加完美。
但我一直期待了很久,都没看到当年明月开始写南明的内容。而且这本书到顾炎武的那段故事为止,作者已经明确表示完成,不会再继续创作了。
对于我这位历史爱好者来说,这着实是个遗憾。
实际上,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精彩的人物,在《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部、福王篇中,仅仅是略微提及,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
而这些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在南明的那段历史上却有着详细的记载。但当年明月没有续写南明,我们就无法欣赏到这些故事和人物的风采。
例如,南明之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南明时期的战神级人物李定国。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李定国的描述非常之少,好像只是在张献忠义军攻打襄阳时,提到李定国假扮明军,混入襄阳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了襄阳城。
除此之外,很难看到对李定国的人物描写。
李定国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几乎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如果你不熟悉南明历史,你对李定国的了解就会很陌生。
但李定国在南明的历史上,却是个重量级人物,一个独立支撑南明政权十几年的豪杰。他甚至还在广西、湖南发动反击,两蹶名王,差点让南明政权翻盘。
再如南明的其他几位重量级人物,像瞿式耜、张煌言、何腾蛟、张名振、郑成功、李来亨等,又如清朝时期的顺治皇帝、多尔衮、图海、鳌拜等,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很少提及,或者压根没有提及,但他们在南明的历史上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除了人物之外,还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发生在南明时期。比如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吴三桂投降清朝;清军攻打江南时的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李自成兵败身死;弘光朝的短暂历史、隆武朝的短暂历史;永历朝的建立;李定国转战西南,大败清军,两蹶名王;郑成功反攻南京,收复台湾,李定国磨盘山大战;永历皇帝逃亡缅甸;吴三桂出兵缅甸,处死永历;夔东十三家最后的灭亡等等。
这些精彩的历史事件,很多人并不熟悉。如果当年明月能把它们写出来,预计会有更多的读者愿意去读。
但很遗憾,当年明月并没有这个写作计划,所以《明朝那些事儿》在福王死后,也就结束了。
虽然后来有部分网络写作爱好者们,模仿当年明月的风格,也写过《南明那些事儿》,但我也简单看过几本,都没办法达到当年明月的水准,所以也就没有细看,有些估计是没写完,留坑待填了。
那么为何当年明月没有把南明的历史接着写下去呢?
以下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史料方面的问题
明朝的史书,大部分还得看《明史》,但《明史》只记载到崇祯时期。至于崇祯之后的历史,很多史书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南明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预计只能在《清史稿》和其他一些野史、历史笔记中去寻找,这就给作者继续写南明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清朝方面,并没有为南明专门编撰一部完整的史书,只有近代的钱海岳写过一部《南明史》。
南明的历史,要写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因为史料方面的原因,导致文章质量出现较大的问题,出现较大的硬伤,预计作者当年明月也是不希望看到的。
既然无法保证质量,那就干脆见好就收。
二、作者个人原因
《明朝那些事儿》共两百多万字,已经耗费了作者当年明月八年的时间。八年的时间,坚持如一日,做一件事情,是非常艰辛和寂寞的。
要知道当年明月也是个上班族,并非专业的网络作家,白天也要上班工作,只能晚上坚持写作,能坚持写完,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当年明月在写完崇祯皇帝后,明朝的真正历史也算结束了。
当年明月自己也说,写完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毕竟南明的历史只有20年,而且这段历史是和清朝是并行的,写清朝的历史,这段历史是肯定绕不过去的。
写明朝的历史,这段可以算番外篇。
所以当年明月选择了休息,不再继续写南明。
但这段历史确实很精彩,希望有热爱历史的网络写手们能继承当年明月的风格,把这段历史续写完成。当然,这同样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