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历史的长河中,公元前210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彼时,秦始皇为了展现大秦帝国的赫赫威仪,同时对齐国地区的残余势力进行又一轮的肃清,以此巩固皇权、强化统治,毅然开启了他的第5次东巡之旅。这一决策,不仅是政治上的考量,更蕴含着秦始皇对大秦帝国长治久安的殷切期望。
秦始皇东巡
实际上,这次东巡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那便是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随着岁月的流逝,秦始皇逐渐感受到了死亡的逼近。对于这位渴望永葆青春、成为永垂不朽皇帝的统治者而言,长生不老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于是,他重用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徐福,命其为自己寻找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
然而,徐福率领队伍入海求药多年,始终未能寻得长生不老药的踪迹。秦始皇求药心切,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自率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奔赴海上,前往山东蓬莱继续寻找长生不老药。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始皇在途中竟驾崩于邢台沙丘,年仅49岁。这次满怀期望的行程,不仅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反而让他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秦始皇打下万里江山图
关于秦始皇的死因,历史上存在诸多争议,在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自幼便患有疾病,身体本就较为虚弱。而后,他又亲力亲为地处理朝中大小事务,日夜操劳,身心俱疲。最终,诸多不利因素相互叠加,导致他在巡游途中病发身亡。
秦始皇夜以继日批改奏章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秦始皇死于非命,且这与赵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赵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日夜谋划,竟给秦始皇下毒,逐渐将他的身子搞垮,最终致使秦始皇一命呜呼。随后,赵高又隐瞒死讯,逼死扶苏,扶植胡亥,从而独揽大权。
不管秦始皇究竟是因何而死,在他身死2个月之后,其尸体才被安葬在骊山陵墓。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后不久,便开始在郦山营建自己的陵墓。
修建秦始皇陵墓
丞相李斯是秦始皇陵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则担任监工一职。为了修建这座陵墓,一共从全国征集了70多万人参与修筑。
直至秦始皇下葬时,陵墓尚未竣工。秦二世即位后,又接着进行了2年的修建工作,前后费时近39年,真可谓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秦始皇陵墓复原图
秦始皇陵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80个故宫的大小。陵墓内外有两重夯土的城垣,象征着皇帝生前所居住的皇宫和皇城。棺椁被放置在地宫的南侧,呈覆斗形状。
整个陵墓通高51米,周长1700多米,陪葬坑、墓多达400余处。
秦始皇陵墓3d图
陪葬坑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极为富丽堂皇。工匠们在地下凿挖了3层地下泉水,建造了一座史无前例的弘大地宫。地宫内陈列着无数的珍宝器物,穹顶装饰着日月星辰的图案,还以大量水银模仿江河湖海。可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用珍珠玛瑙镶嵌的日月星辰
《旧汉书》描述秦始皇陵“深极不可入”。
《汉旧仪》记载,丞相李斯曾汇报说:“我带领72万工匠、役夫,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都无法点燃,凿地下的声音,仿佛里面是空的,应该是地的底部了。”
秦始皇听了报告后,下诏命工匠向两旁凿挖300丈才停止挖掘。
国外专家研究认为,秦始皇陵深度在500米至1500米之间。
国内专家则认为,地宫如果深度超过1000米,就会超过陵墓和渭水河之间的落差,从而造成地宫积水,无法进行施工。
因此,专家断定,秦始皇陵的地宫深度远远低于1000米,最深处约为37米。
秦始皇下葬后,殉葬的规模令人触目惊心。
后宫没有生儿子的妃子全部殉葬,人数几乎达到30000人。据说,那些女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持续了10多天。
秦始皇陵墓发现大批女性尸骨是活人被埋
考古者在秦始皇陵墓发现99个墓群疑为嫔妃陪葬群
丞相李斯征集72万修建陵墓的人,他们修筑完皇陵后,最终去了哪里呢?
要想找到这个答案,我们不妨翻阅一下司马迁的《史记》。当时,秦二世胡亥担心参与下葬的这些人会泄露地宫的秘密。
胡亥便下令:“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把参与下葬的人直接封死在秦始皇陵的地宫里面。
秦始皇陵墓被活埋的修陵墓人
然而,参与下葬的人毕竟只是少数,那还剩下几十万人去了哪里呢?
根据这几十年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园区内的勘测和挖掘情况来看,发现了众多的陪葬坑。
专家通过对陪葬坑里面的头盖骨进行化验后得出结论,这些人的骨骼特别强壮而结实。
这群人大致都在15岁到3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秦始皇陵墓挖出的青壮年
专家进一步化验发现,这些人的平均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