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历过高中教育的同学而言,唐宋八大家自然是耳熟能详,基本都能记住这八位大家各自是谁,对他们的故事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唐宋八大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他们的作品犹如一颗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影响深远。
唐宋八大家中,韩愈和柳宗元被合称为“韩柳”。这一称呼源自唐代元和年代,当时正值唐朝中期鼎盛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氛围宽松,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足。简单来说,就是能吃得饱、穿得暖,又可以享受文化自由,思想不受禁锢。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就有闲情逸致,能够写出好文章、好诗词,也可以对文坛中不符合时宜的文风进行批判,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来自宋朝的欧阳修和苏轼被称作“欧苏”。此外,宋代的另外四人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加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总共八人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那么,为何“韩柳”和“欧苏”四人又被后人称作“千古文章四大大家”呢?这自然和他们四人的特殊贡献分不开。韩愈作为八大家之首,享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的美誉。
韩愈画像
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逝世于公元824年,享年57岁。他率先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对讲究声律、辞藻、排比的骈文这种以特色为特点的文体进行改革。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道传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那为何他和柳宗元又被称作“韩柳”呢?
柳宗元画像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享年47岁。从出生年月可以看出,柳宗元比韩愈小5岁,却早于他5年离世,刚好比韩愈少活了10年。在和韩愈共同生活的47年时光里,两人志同道合,可以说是为推行古文运动相互辅助、齐心协力。然而,柳宗元离世5年后,韩愈也溘然长逝,可以说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古文运动并未在他们二人的有生之年得以发扬光大,形成“气候”。
这一变化在200多年后才得以继续,直至宋代“欧苏”的出现,古文运动才得以继续被推行,并取得成效。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出生于公元1007年,逝世于公元1072年,享年66岁。
苏轼画像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逝世于公元1101年,享年65岁。从他们两人生活的年代能看出什么门道呢?那就是“欧苏”二人至少有三十年的交集。在欧阳修的领导下,苏轼作为跟班小弟,持续跟进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他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这样一来,他们二人从事古文运动这件事至少有50年左右,半个世纪的坚持自然成果斐然,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成就。
由此可见,后人把韩愈、柳宗元比作“韩柳”,把欧阳修、苏轼比作“欧苏”,并把他们四人从唐宋八大家中单独尊称 为“千古文章四大大家”,实在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声明:文中配图仅为行文需要,如有侵权请联系撤回。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