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数学的璀璨星空中,秦九韶宛如一颗耀眼的巨星。秦九韶,字道古,祖籍鲁郡(今河南省范县),出生于普州(今资阳市安岳县),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南宋嘉泰元年(1208 年)他来到这个世界,大约在景定二年(1261 年)被贬至梅州,“咸淳四年(1268 年)二月,在梅州与世长辞,享年 61 岁。
秦九韶是南宋著名的数学家,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为何说秦九韶是卓越的数学家呢?
秦九韶最大的功绩便是编撰了集中国古代数学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它表述了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奇才。
清代著名数学家陆心源赞誉道:“秦九韶能于举世不谈算法之时,讲求绝学,不可谓非豪杰之士。”
我国数学史家钱宝琮评价道:“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及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据崇高的地位。”
《数书九章》,全书九章十八卷,九章九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每类 9 题(9 问),共计 81 题(81 问)。该书内容丰富至极,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被赞誉为“算中宝典”。该书著述方式,大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给出答案;“术曰”,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此书已为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它不仅代表着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成就之一。
其中具体的问题以及算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一搜,有很多解答。即便在现在,这本《数书九章》里蕴含的知识,还是让大部分数学爱好者们望而却步,我也一样。
那他为什么会被后人评价为毁誉参半呢?
关于秦九韶的生平与学术贡献,宋史没有他的传记,后世关于他的研究主要基于三份资料:一是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二是刘克庄的“缴秦九韶知临江军奏状”;三是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也正是因为这些资料,让后世对秦九韶的评价毁誉参半。
刘克庄的“缴秦九韶知临江军奏状”,这样描述秦九韶:“其为人不仁不义、不廉不耻”;说其横征暴敛:“则九韶至郡仅百余日,郡人莫不畏其贪暴,作《屋叹》以快其去”;说其毒害士子:“九韶有子,得瘵于父,知九韶欲煅炼之也,求生甚急,九韶百计搜索得之,折其两足”。在才能方面,“若使其(秦九韶)真有材能,固不可以一眚废”。
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对秦九韶的评价是肯定其成就,否定其德行:“秦九韶,字道古,秦凤间人。年十八,在乡里为义兵首,豪宕不羁”;德行上:以“性极机巧”“用度无算”“所携甚富”“盖秦向在广中多蓄毒药,如所不喜者必遭其毒手,其险可知也”等等,给秦九韶设定为“暴、恶、毒”的形象。
1946 年,余嘉锡发表《南宋算学家秦九韶事迹考述》,以刘克庄的奏状与周密的《癸辛杂识》相互印证,说秦九韶的罪状“固非横加诬蔑”。此后,钱宝琮则说秦九韶“为人阴险,为官贪暴”。20 世纪下半叶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秦九韶是毁于宋朝的朋党之争,以至于其名毁被污了 800 多年。知名秦九韶研究者杨辉曾著《秦九韶生平考》一书为秦九韶辩诬,“刘克庄、周密的文字流传到后世,人们轻信,秦九韶被冤枉了 800 年。”
秦九韶在书序中提到:“原本我想把数学提升到哲理(道)的高度,只是实在太难做到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位有思想、有品位的人,与传言中的秦九韶似乎难以相符。
不管历史如何评说,起锚秦九韶在数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说的那样:他是那个民族,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