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连锁(陕西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零售连锁(陕西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零售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连接着上游的生产企业和下游的消费者,零售连锁成为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主要行业,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全国各大、中城市,都能看到世界与国内著名的连锁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开疆扩土,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的购物机会,同时也活跃了地方经济。在这种浪潮之下,陕西零售连锁企业顺应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本土连锁企业与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格局,陕西零售连锁行业也由规模经济逐渐走向了高经济效益的转型之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零售连锁经营也在不断融入高质量发展理念,在不同零售业态上不断拓展,呈现集约化、小型化等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历年来陕西零售连锁市场的发展变化,挖掘陕西零售连锁市场的优势及问题,找寻未来陕西零售市场的发展之路。
一、陕西本土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零售连锁数量不断增多,连锁经营欣欣向荣
1、连锁数量不断攀升,规模效益不断扩大
2008—2018年,连锁企业数量不断提高,从26个提高至71个,增长了近两倍。经营门店数从2008年的444家不断扩大,至2018年,已达到3958家,年均增长率高达24.5%。与此同时,连锁领域为社会不断创造就业机会,2008年连锁领域从业人员为22192人,2018年从业人数增长近一倍,达到41531人。
连锁企业最大的经营优势在于形成规模效益,陕西连锁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规模效益不断凸显。从连锁企业的发展规模来看,平均每一连锁企业拥有的门店数从2008年的17个提高到2018年的56个,年均增长12.7%。与此同时,经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经营效率逐步提高。2008年,平均每一连锁门店的从业人员为50人,年均下降14.9%,2018年,平均从业人员已降至10人。平均每一连锁门店的营业面积也在不断缩小,平均营业面积从2008年1669.84平方米缩小至2018年的654.11平方米,形成小型化,多门店的发展趋势。
2、连锁经营欣欣向荣,平均效益不断攀升
2008—2018年,陕西连锁企业经营快速增长,虽在中期出现波动,但整体增长趋势不变。
2008年,商品购进总额仅107.61亿元,10年间增长7倍多,2018年达到884.74亿元,年均增长23.5%。其中,商品供应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统一配送的商品购进额从2008年35.30亿元,提升至2018年713.19亿元,统一配送占商品购进总额的比重也从2008年的32.8%提高到2018年的80.6%。
商品销售总额和零售额同样持续增长。2008年,商品销售总额为124.25亿元,年均增长23.7%,2018年超千亿,达到1044.05亿元。而毛利润(商品销售总额扣除购进总额)也从2008年的16.64亿元增长到2018年159.32亿元,年均增长25.3%。2008年,实现零售额61.81亿元,年均增长23.0%,2018年则达到490.89亿元。
再以从业人员的角度看连锁门店经营情况零售连锁,平均经济效益不断攀升。2008—2018年,每一从业人员产生的商品销售额增长快速,虽在2013年开始出现轻微波动,但直至2018年仍处于高位。2008年,每一从业人员产生的商品销售额为55.99万元,2013年达到最高点289.38万元,而2018年则为251.49万元,10年间年均增长16.2%。每一从业人员产生的零售额持续平稳增长,2008年平均零售额为27.85万元,至2018年达到118.20亿元,年均增长15.6%。
(二)直营店成为陕西零售连锁企业首选
在连锁经营中,直营店和加盟店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直营店有连锁企业总部投资开设并统一管理,而加盟店由总部授权后,自行承担日常管理销售工作。因陕西大部分零售连锁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加盟店可控性较小,对于品牌的初期建立和产品的质量控制,直营店更具有优势。从2008—2018年陕西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直营店的经营模式更易被选择。
从门店发展来看,直营店较加盟店整体规模更为庞大。2018年,直营店的门店数达到3661个,占总门店数的92.5%,占比较2008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加盟店仅有297个,占总门店数的7.5%。2018年,直营店的年末零售营业面积达到256.76万平方米,平均每一门店的年末零售营业面积为701.34平方米;加盟店的年末零售营业面积为2.13万平方米,而平均每一门店的年末零售营业面积仅为71.85平方米,两者相差近10倍。2018年,直营店的从业人员达到40339人,平均每一门店的从业人员达到11人,人数逐年下降,较2008年减少了49人。而加盟店从业人员数在2018年仅为1192人,平均每一门店的从业人员为4人,少于直营店7人。
从门店经营来看,直营店较加盟店更具经济效益。2018年,直营店实现商品销售额1041.00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99.7%,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带来的商品销售额为258.06万元,平均每一平方米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4.05万元;而加盟店在2018年实现商品销售额3.04亿元,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带来的商品销售额为25.54万元,少于直营店232.52万元,平均每一平方米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1.43万元,少于直营店2.62万元。2018年,直营店实现零售额487.84亿元,占直营店商品销售额的46.9%,占全省零售总额99.4%;而加盟店实现零售额3.04亿元,加盟店商品销售额百分之百来源于商品零售。
(三)专业店占市场主流,便利店快速提升
专业店连锁主导地位稳固。2018年,连锁企业中的专业店连锁46家,门店3123个,实现商品销售额876.97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84.0%,实现零售额426.44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86.9%。其中,是专业店的主力军,2018年,加油站所在的连锁企业19家,门店1248个,实现商品销售额645.59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61.8%,实现零售额350.96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71.5%。剔除加油站之后,专业店涵盖烟草、医药、文化产品、家电、生活日常品等多种类型,并实现快速增长,2008-2018年剔除加油站之后的专业店零售额年均增长30.1%。
便利店连锁市场份额较小,但扩张快速,潜力巨大。2011年,陕西连锁企业中的便利店连锁仅2家,门店43个,商品销售额和零售额仅1.04亿元,2010-2018年,便利店商品销售额年平均增长32.3%,直至2018年,便利店所在的连锁企业已达到46家,门店559个,实现商品销售额和零售额7.51亿元,占全省零售额的1.5%。市场体量扩大的同事,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2018年,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带来的零售额为49.56万元,较2010年提高31.89万元;平均每一平方米营业面积实现的零售额为2.17万元,较2010年提高1.56万元。
2008-2018年,超市连锁保持平稳增长,零售额年均增长10.4%。便利店连锁的快速发展,使得超市连锁在近年来逐渐转型升级。2018年,连锁企业中的超市连锁8家,门店163个,实现商品销售额24.67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2.4%,实现零售额23.86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4.9%。在商品销售额以及其中的零售额逐渐增长的同时,超市逐渐向“微超”方面发展,以缩小门店的营业面积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超市连锁每一门店的营业面积为1805.82平方米;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每一门店的营业面积为2485.59平方米;至2018年,每一门店的营业面积仅为1042.82平方米,较2008年缩小763平方米,较2011年缩小1442.77平方米,缩小近6成,连锁超市扩张步伐逐渐以小型超市为发展重点。
大型超市和百货连锁呈现逐年萎缩,2008-2018年销售规模均出现下降。2008年,大型超市所在的连锁企业在陕有4家,门店36个,实现商品销售额39.63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31.9%零售连锁,实现零售额20.68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33.5%。直至2018年,连锁企业中的大型超市连锁在陕仅存1家,门店仅有4个,实现商品销售额5.03亿元,是2008年的八分之一,实现零售额5.03亿元,是2008年的四分之一。而百货有同样的境遇,2008年,百货所在的连锁企业在陕有3家,门店10个,实现商品销售额38.98亿元,占全省商品销售总额的31.4%,实现零售额26.38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42.7%。2014年,连锁企业中百货连锁出现制高点,3家连锁企业的门店数增长到17个,实现商品销售额和零售额75.02亿元。直至2018年,百货连锁的商品销售额和零售额出现了2008-2018年的最低点。2018年,连锁企业中的百货连锁为2家,门店13个,实现商品销售额和零售额25.14亿元,较2014年减少了66.5%。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零售连锁(陕西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详细介绍,如果您对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项目的反馈信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