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叶产区介绍,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信阳茶叶产区介绍。
其中信阳申林茶 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薮北茶 2.2 万亩,年产值达 8000 多万元。 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十强茶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其中薮北茶基地被评为全国标准化茶园创建基地,是全省乃 至全国最大的薮北茶种植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是潘新镇致力发展茶产业的重要举措。 2005 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信阳申林茶业开发有 限公司成功完成企业改制。短短几年时间,公司茶园由原来 的 500 亩发展到 2.2 万亩,建成无性示良种繁育基地 100 亩。 引进日本的先进制茶设备,可日产干茶 2 吨,属罗山县规模 最大的茶叶种植加工企业。申林公司于 2006 年顺利通过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日本引进的“申林薮北”茶, 被河南省科技厅定为“名优特新”品种,获得国家农业部“无 公害农产品”认证。曾荣获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金奖、 日本世界绿茶大会最高荣誉金奖,连续五年获中国信阳茶文 化节名茶类金奖。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 后,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申林公司投身其中。一是依托土 地流转扩张基地规模。在镇村指导协调下,申林公司与 335 户农民签订了为期 30 年的荒山荒地租赁合同,土地流转范 围跨潘新、周党、山店、彭新四个乡镇。
二是注重合作互利 建立专业组织。于 2007 年联合 638 户茶农注册成立了“罗 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茶农合作组织化,基地茶 叶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合作社成立四年来,辐射带动周边近 3000 家农户从事薮北茶生产,户年均增收万余元,被授予“市 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创新资金互助模式化解发 展难题。在镇党委政府和县扶贫部门的帮扶下,公司牵头成 立罗山县薮北茶发展互助社,共筹资 40 多万元为社员发展薮北茶种植提供小额贷款业务。四是建立薮北茶专业合作社 党支部,吸收茶产业发展带头人入党,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 链上,为薮北茶产业增添了发展活力。五是正积极筹建集茶 叶生产、生态旅游观光、茶艺表演于一体的申林茶文化园, 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部分项目正在 实施。为实现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快速致富, 潘新镇将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继续扶持申林公司做大做强, 带动全镇一半以上的农户从茶产业中获利。同时,加大宣传 推介力度,加强以薮北茶为原料的茶食品、茶饮料的研究开 发,拉长产业链条,让薮北茶香飘海内外,让茶产业为服务 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光山县 1、凉亭乡 凉亭乡位于大别山北麓,光山县东南部。全乡辖 15 个 行政村,总人口 2.3 万人,区域面积 8.3 万亩,其中,山林 面积 5.7 万亩,耕地面积 1.34 万亩,属浅山丘陵区。目前, 凉亭乡已经发展茶园 3.18 万亩,是河南省著名的万亩茶乡、 河南省科技示范乡、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中国茶叶学会 团体会员。 凉亭乡除生产信阳毛尖茶外,还开发生产了”赛山玉莲”、” 赛山翠芽”、雨花针毫、栗针、炒青茶等茶叶产品。茶叶品牌 有:凉亭牌、满香红牌、健存牌、鸡公山牌。2、文殊乡 文殊乡位于光山县城西南 15 公里处的,总面积 123 平 方公里,辖 22 个村街,总人口 4.8 万人,是光山县典型的农 业大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文殊乡借助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 设的东风,探索出“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集约化、 规模化发展模式,在猪山圈、王堂、陈棚、东岳、赵湾、梁 棚、方洼、杜槐等村集中流转土地,建成文殊乡万亩生态茶 园。目前,文殊乡新老茶园总面积达 3.1 万亩,入驻规模以 上茶产业企业 4 家,注册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 6 家,已成为 名副其实的“茶叶之乡”。
3、净居寺名胜管理区 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成立于 2007 年 10 月,位于县 城西南 22 公里处,是天台祖庭、千年古刹大苏山净居寺的 故乡,大文豪苏东坡的灵魂家园。总面积 33 平方公里,下 辖“四村一场”,即敖洼村、李湾村、胡楼村、扬帆村和国有 事业单位净居寺茶场。总人口 7866 人,耕地面积 7755 亩, 水域面积 3000 余亩,生态茶园面积 1 万余亩,山林面积 2.5 万亩。是国家 AAA 旅游景区,省旅游重点景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教学基地。是一个集佛教 文化、人文文化、茶文化、自然生态和山水风光于一体,极 具保护价值、开发潜质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旅游景区。 4、晏河乡 晏河乡立足山区资源丰富优势,借助蓝天集团公司投资茶产业开发机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 茶产业,现有茶园面积 3.5 万亩,高标准生态茶园 2 万亩, 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占 20%,成为豫南茶叶生产大乡和茶产 业开发强乡。目前,全乡年产干茶 75 万公斤,产值 1.2 亿元, 有大小茶场 13 家,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5 家,专业从事人 员 8000 人,茶叶生产已发展为晏河乡支柱产业和发展增长 最快的产业。
五、新县 1、八里畈镇 村村有茶场、户户有茶园、家家有毛尖灶,被李德生将 军命笔为“中原茶叶第一乡”的八里畈镇位于新县东北部。茶 叶是该镇的优势产业,现有生态茶园 2.3 万亩,年产干茶 80 万公斤,产值 9000 万元。拥有新林、大地、新民等茶叶加 工企业 10 余家,新县赛山、兴农、云顶、高山塘茶叶农民 专业合作社 4 家,茶叶品种涉及“蒸青”、“毛尖”、“龙井”、“炒 青”等 10 个品种。2010 年,新林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 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大地公司制作的“将军红”在中国茶叶流 通协会组织的“信阳红”质量鉴评会上获得特级优质奖,在第 四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红茶质量评比中获得金奖。 境内茶乡商贸城是豫南较大的茶叶专业交易市场之一,年交 易额达 6000 万元。 2、陈店乡 陈店乡位于新县西南部,距县城 21 公里,南与湖北省 红安县接壤,东邻箭厂河乡,西与郭家河乡交界。全乡总面积 80.2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行政村,117 个村民组,1.5 万人。 是信阳市名优茶基地乡,也是新县第二大产茶乡。全乡现有 茶园面积 17800 亩,其中老茶园面积 5500 亩,新发展茶园 面积 12300 亩。
茶叶加工厂 15 个,年产干茶 30 万公斤,产 值 5000 万元。六、商城县 1、金刚台乡 金刚台乡位于商城县东南部,为国家 AAA 级景区金刚 台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精品景点红军洞群所在地。全乡 现有茶园总面积 30500 亩,生产人员 4200 余人,茶叶专业 加工大户 78 户,建成茶叶生产合作社 7 个,茶叶鲜叶市场 (王坳、朱裴店)2 个和乡街道成品茶交易市场。近年来试 制和生产的金刚碧绿(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名牌)、信阳毛尖、 龙山碧芽等 10 多个品种,在信阳历届茶叶节获奖,其中“金 刚碧绿”被评为信阳名茶一等奖,被专家定为信阳名茶极品。 茶叶年产量 350 吨,总产值 6000 余万元,茶叶在全乡农民 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率达到 10%。2009 年荣获“河南省茶产 业明星乡镇”称号。 2、苏仙石乡 商城县苏仙石乡位于商城县城东部豫皖两省三县交界 处,南倚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东与安徽省金寨县铁冲乡相 邻,北与固始县方集镇、段集乡接壤。 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 3 万亩,可开采茶园面积 2.1 万亩, 其中有机茶 5000 亩,无性系茶园 3000 亩。年产干茶 40 万公斤,产值 3000 多万元。
拥有“金刚碧峰”、金刚春芽”、“苏 东迎春”、“其鹏碧云”、“龙潭云芽”等 10 余个国内外知名品 牌。所产的高山茶叶具有“芽头肥壮,叶底嫩绿,香高味醇” 的独特品质,为高山云雾茶叶之珍品、信阳毛尖家族中的奇 葩。1997 年以来获国际金银奖 16 个,在历届中国信阳茶叶 节上获奖达 80 余个,连续 17 年婵联全市乡镇第一。其鹏有 机茗茶场制作的“其鹏碧云”、金刚台茶叶专业合作社制作的 “金刚碧峰”茶样在 2007 年日本静岗举办的世界绿茶博览会 上分获金奖。其鹏有机茗茶厂、金刚台茶叶专业合作社为规 模以上茶叶龙头企业。3、汪岗乡 汪岗乡地处商城县南部山区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地 理位置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空气清新,是我县南部山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所产茶 叶具有香高、味浓、形美、耐冲泡的优异品质,历史上出产 “优茶”、“名茶”、“贡茶”。由于茶叶内质优良,早在宋朝就 把商城茶列为“贡品”,行销当时的辽、金、西夏。清朝又被 列为慈禧太后必饮茶品。2005 年,汪岗乡被列为全县最大的 名优绿茶生产乡。2006 年,汪岗乡茶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 证;1992 年生产的“壁渡剑毫”牌茶叶荣获全国中茶杯一等奖, 被称为河南省省级名茶,另外所生产的“金刚曲雾”、“信阳毛 尖”在历届信阳茶叶节上屡获金奖、银奖。
汪岗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宋朝,繁荣于明清,目 前,全乡茶园面积 1.2 万余亩,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 3000 亩,拥有商城县黄柏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双峰尖茶叶专业合作社、 碧云天茶叶专业合作社三家合作社,拥有市级龙头企业—黄 柏山茶叶公司。茶叶年总产量达 90 吨,其中大宗干茶 5 吨、 红茶近 3 吨、桂花茶 1 吨,实现总产值按现价计算 1.08 亿元。 茶叶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 41.2%,占农业总产值 28.7%, 全乡茶叶产业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商城产茶乡之首,是商 城县最大的名优绿茶生产基地乡。4、伏山乡 伏山乡位于商城县南部,距县城 17 公里。全乡总面积 141.6 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 18 万亩,耕地面积 1.5 万亩, 全乡辖 18 个行政村,8700 户信阳茶叶,总人口 30600 人。 近年来,该乡将茶叶发展的重点逐渐向绿色、无公害、 有机茶转移,采取机械加工与手工制作相结合,高档茶与中 低档茶两手抓的方式,通过精细加工、高档包装,茶叶质量、 品质有很大提高。目前,全乡茶园面积 30000 亩,年产干茶 300 吨。伏山乡的地方名茶“天堂春芽”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绿 茶评比大赛上荣获金奖,伏山名茶在 2007 年信阳茶文化节 上荣获 2 金三银,在 2008 年信阳茶文化节上获 1 金四银的 好成绩。
南岩翠毫、南山春毫、仙洞云雾等地方名茶多次获 金、银奖,伏山茶叶品牌大大提升。 七、固始县 1、陈淋子镇 陈淋子镇位于固始县东南角,史河湾综合改革试验区所 在地,与同属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安徽省叶集试验区相邻,是河南省面向华东的桥头堡。境内山环水绕,风 光秀丽,楚风皖韵浓郁。2010 年,全镇茶园面积达 3.2 万亩,开采 1.5 万亩,年 产干茶 500 吨,产值 6000 万元,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河南省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和“九华山” 牌茶叶中国驰 名商标。目前,全镇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 24 家,以史河湾 产业集聚区平台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和在建企业 26 家,为对接产业转移和回归工程搭建了很好的舞台。陈淋子镇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游、生态游、佛文化、茶 文化游,样样皆是精品。富金山抗战遗址,千年古刹妙高寺、 茶香竹韵让人留连忘返,是信阳知名旅游胜地。八、潢川县 1、仁和镇 仁和镇位于潢川县城南 15 公里,312 国道和 338 旅游专 线于境内“十”字交叉而过,南部与商城交汇,西部与光山接 壤,交通十分便利。茶叶是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种茶历史 久远,基地规模较大,种植水平高,从业人员多。
2006 年以 来,该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市县号召,大力发展茶产 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镇拥有大岗、连岗、仁和、 杨楼、板岗等乡村茶场 6 个,国营凌集茶场 1 个,茶叶专业 合作社 2 个,市级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个,茶叶生产基地 规模达到 8000 余亩,茶叶年总产值达 2000 万元以上。2009 年,该镇被评为信阳市重点产茶明星乡镇。 2、踅孜镇踅孜镇位于潢川县最北部,紧邻淮河,是全省贫困乡镇。 1992 年,为促进农民增收,摆脱贫困面貌,在县乡两级的高 度重视下,探索在林地间作茶叶,并一举获得成功。经过多 年的发展,目前该镇已建成淮南、真新、踅孜等小型茶场 3 个,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 4 个,注册“淮南”茶叶商标 1 个, 茶叶生产基地规模达到万余亩,茶叶年总产值近 3000 万元, “淮南茶”已享誉省内外。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信阳茶叶产区介绍详细介绍,如果您对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项目的反馈信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