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推拿(中国大街上为什么这么多盲人按摩),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盲人推拿(中国大街上为什么这么多盲人按摩)。
小时候新华字典告诉你,不管做什么,我们都有光明的前程,后来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有些人来说,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如果你看过2014年娄烨的电影《推拿》,就会知道,对于视力障碍者,尤其是盲人来说,学习推拿按摩,几乎是他们每个人职业发展的选择。
为什么中国的盲人只能做按摩?难道是因为他们天生就适合做按摩,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被选择的盲人按摩
如果回到九十年代之前,盲人只能做按摩这样的说法一定不会成立。至少我们曾经听过的盲人很多都以音乐和诗歌立世,阿炳有他的二泉映月,荷马写出了流传千年的史诗,而现代的民谣歌手周云蓬的另一个身份也是诗人。
2015年11月27日,北京,盲人歌手周云蓬演出,他的代表作是《中国孩子》。/视觉中国
从先秦开始,盲人就是乐官制度中的重要承担者,不少盲人总管乐教、传唱诗乐、讽谏说唱。虽然按摩也一直在发展,但它远远不是盲人在选择就业时的主要方向,毕竟历朝历代的盲人们还保留了在街边演奏、说书、算命的选项。
近代中国国门大开,西方传教士为中国盲人开辟了更多的新职业。比如在1917年,汇丰银行北京分行的经理希礼尔就开办了北京盲人学校,这所学校不仅教学生盲人点读法和一些文学知识,也教学生织手套、围巾、帽子和短袜。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拥有北京这样的条件,据四川省地方志记载,盲聋哑人们为了求生,“大都沿街以看相、摸骨、测字、说善书、唱小曲、打道琴求人施舍以了残生……”
让盲人出路发生变化的盲人推拿,是20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对残疾人开始进行的集中安置。1955年,国家卫生部、内务部和中国盲人福利会为战争致盲的200多名伤残军人举办了盲人按摩培训班,进行系统的中医按摩理论教育和临床技术训练。
20世纪50年代,中国伤残军人被分为一至四级重残者,图为一位一级重残者。/视觉中国
这200多名盲人按摩医师,几乎构成了中国盲人按摩的基础。他们有的进了医院,有的自己开诊所,有的办了按摩学校,这些由政府支持重新进入社会的盲人,将按摩变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事实上,当年为盲人们举办的培训班中并不是只有按摩,同期举行的还有编织学习班、农业生产班、音乐学习班等。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唯一发展下来的却只有按摩。
后来人回顾这一时期,难免会给出“盲人就是适合按摩”这样直白的原因。少有人会去想,可能只是在一切巧合之下历史的选择,最终却会成为中国上千万盲人未来的命运。
在中央机关为盲人提供按摩培训的时候,新中国的各类政治运动正在开展,算命、乞讨、曲艺、评书等传统盲人以求活路的行为,因为被贴上封建资修的标签,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农业、编织等政府安排的其他盲人出路,这个时候正在遭遇历史的封锁。
当时农业上正刮起了“大跃进”的风潮,并很快席卷到工业和手工业上。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改造方针下,农业和手工业系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工作,将提升生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1961年4月,中国大跃进时期,一名放学后干活的女孩。/AP
原本就在速度上难以和普通人竞争的盲人们,成了“大跃进”时期的格格不入者,除了特定的福利工厂,他们很难在这些行业生存下去。盲人的农业和手工业培训班,刚一开始就死掉了。
不仅仅是盲人从事其他行业在大跃进之下受阻,盲人按摩这时也获得了新的推动力。1949之后,国家开始更多地提倡传统技艺,中医又开始被大力推崇。
一份研究显示,现存的1966-1978年的中草药著作至少有1080种。尤其是在1970-1972年,中药类成书数量剧增,而这也正是全面开展中草药运动的时间,1970年各省市都举办中草药展览,1971年举办了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
按摩借着“民间智慧”、“中医疗法”的东风得以保存,为盲人提供一种生存方式,但当时还谈不上大规模发展。
被成就的盲人按摩
如果说80年代之前的按摩业发展总是写满了时代错综复杂的烙印,那么在此之后,让盲人按摩占据大街小巷的,更像是政府有意为之的结果。在50年代至80年代,盲人还可以留在社会福利部门工作,比如制作火柴盒、玩具,加工金属零件。但80年代之后,盲人的社会福利就只剩下一个:他们可以从事按摩业。
1996年8月20日,青海湟中。说得好听点叫盲人街头艺术家,实际上他们就是在乞讨。/AP
至少,1985年由民政部、卫生部直接帮助和指导下成立的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宣告了一个事实:按摩已经成为这一阶段盲人最重要的工作,以至于要将它单独当做一个项目来对待。而按摩学会开展的各类学习、交流、培训活动,本身也在促进着盲人按摩业的发展。
一些对待残障人士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80年代之前,社会对于残障人士一直是“养”的观点,在1982年《宪法》首次规定: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在将残障人士的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发展指标之后,相应的发展规划也紧接而来。1986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就说:“不能说眼睛好的才能当专家,盲人也可以当专家。要充分调动盲人的积极因素,把盲人按摩医疗事业有计划地发展起来,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2002年5月15日,河南濮阳,盲人按摩师被作为宣传典型写入宣传报道中。/视觉中国
按摩成了为盲人安置工作的最优先选项,198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要求:“要巩固现有的盲人按摩医院(诊所),新建一批盲人按摩机构,并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盲人按摩。办好盲人按摩学校和培训班。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按摩工作的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国家为这五年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从1988年到1992年,盲人按摩人员和医院、诊所(点)数量上都要翻一番,即:按摩人员达到10000人,医院、诊所(点)1000所,并争取在全国1/3以上的县建立盲人按摩医疗单位。
2005年12月1日,北京按摩医院,小姑娘的盲人爸爸正在为人按摩。/视觉中国
当时的盲人按摩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解决残疾人经济来源的工作,更是被吹捧为社会带来福祉的事业,1991年国家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一项报告就这样难以置信地形容其功效——“盲人按摩医疗能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上百种疾病,每年治疗国内外患者在百万人以上(2千万人次),有效率达95%,有些病的治愈率达75%以上。过去被视为按摩禁忌症和不治之症的小儿脑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已有所突破,取得好的疗效。”
不过,更直接让盲人按摩师数量激增的还是来自于2006年的大范围盲人按摩培训。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从2006年起的五年内要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5万名,其中医疗按摩人员1万名、保健按摩人员4万名盲人推拿,使盲人按摩人员总数达到14万名,这一举措也让盲人按摩诊所和培训设施的数量猛增。
2006年6月,长沙市盲聋哑学校,盲人学生的宿舍生活。/视觉中国
所有的政策、服务都在为盲人按摩开路,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盲人学生的本科院校只有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和长春大学这三所,而在这些学校的“单考单招”中,视障生能选择的专业只有针灸按摩、音乐和长春大学的康复治疗专业,针灸按摩专业会成为他们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尽管在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就联合发布通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 2020年)》),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进行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但真正响应的高校却少之又少。缺乏必要的无障碍设施,也没有专门配备的盲人教材,让盲人学生的本科之路变得道阻且长。
被剩下的盲人按摩
政府和社会为盲人提供了一条出路,使他们能够通过按摩来养活自己,那么在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将看到,对于盲人来说,其他的可能性早已被扼杀在未发生之时。
按摩这一条路是从盲人出生之时就被写好的。中小学没有为盲人提供普通盲文教材,所以他们只能读特殊学校,而那里无一例外都在教授按摩。即便他们凭借极其顽强的毅力考上了普通大学,大学也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因拒绝他们入学,或者仅仅像一个“正常”的大学那样——不提供无障碍设施,不提供盲文教材。
2007年5月,河南郑州,盲人高考班,一名盲人学生正在阅读盲人课本。/视觉中国
其实要让盲人公平地参加考试,在技术上只要将试卷翻译成盲文。但大学和地方官员缺乏帮助的动力,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已推行了20年的盲人高等特殊教育制度,即限定国内的几所大学可以通过自主命题组织考试的形式招收盲人。中国现有盲人1700余万人,大学每年招生的人数总共不到200人。
2008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生效,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签字,其中明确指出,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公约的精神是“融合”而非“隔离”。残疾人,包括盲人,不应该被隔离在特殊教育系统中,而应该回归主流教育系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盲人推拿(中国大街上为什么这么多盲人按摩)详细介绍,如果您对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项目的反馈信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